当前位置:首页 > 团学风采 > 详情
展示“光电智造”的实践力量!长春理工大学“智能反无人机打击车”驶入国赛
2025-10-17

         10月17日,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(全民国防教育局)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、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政治工作局指导,中国航空学会、中国兵工学会主办,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承办的2025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在上海举办。大赛设有光纤遥控飞行挑战赛、地面反无人机群挑战赛、空地无人协同对抗赛、无人车集群竞速赛、陆空联合保障运输赛等五大赛项。

        赛事中,长春理工大学携自主研发的“智能反无人机打击车”挺进“地面反无人机群挑战赛”决赛。

       “我们的作品全程围绕赛事‘合规操作、精准反制’的核心需求设计,通过扎实的技术高效完成无人机群模拟目标(固定靶与移动靶)的识别与打击任务。”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李炎璞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比赛。

       无人车车身尺寸为50×60×48cm,紧凑结构既能满足赛事“长≤1m、宽≤0.8m、高≤0.8m”的尺寸限制,又便于在草坪覆盖、地势起伏的比赛场地中灵活穿行;重量与运行分贝均符合赛事“≤100kg、≤70dB”的要求,运行时间≥5分钟,可完整支撑5分钟比赛时长内的任务执行,无需中途中断。

       为备赛本次赛事,团队自筹备之初便以问题为导向,围绕核心挑战开展系统性攻坚。针对草地环境这一关键因素,他们重点攻克了场地适应性难题——不同区域草长、湿度及平整度的差异,易导致设备移动偏差,而团队依托小车四向全方位移动的核心优势,通过在多类模拟草地场景中反复测试,逐步优化底盘动力分配与转向控制逻辑,最终实现小车在复杂草地工况下的灵活穿梭与精准定位,有效抵消了场地环境对移动精度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“在核心功能层面,重点打磨手动瞄准与合规打击能力。瞄准系统采用远程操控设计,操作人员可在打击任务执行区域外,通过专用终端直接控制瞄准镜头的俯仰、旋转角度,搭配实时画面传输功能,能清晰捕捉30×40cm规格的目标靶,实现对固定靶和移动靶的精准定位与打击;打击装置搭载赛事指定的水弹发射系统,枪口比动能严格控制在1.8 J/cm²以内,最大载弹量20枚(赛前准备齐全,比赛中无需补充),有效打击范围≤10m,命中后可配合目标靶的烟雾提示与语音提示,确保裁判能清晰判定打击效果。”李炎璞介绍。
       针对赛事场地的复杂地形,团队对无人车的行进适应性进行了优化。车辆动力与转向系统可适配山坡起伏路况,能在凹凸地形中稳定行驶,避免因场地因素影响打击节奏。同时,远程操控模式严格遵循“操作人员在警戒线外作业”的赛事规则,既保障人员安全,又能通过快速调整车辆位置与打击角度,在有限弹药条件下最大化覆盖目标,提升任务完成效率。
        “此次参赛,我们希望以贴合赛事需求的作品,展现长春理工大学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,为赛事注入‘光电智造’的实践力量。”李炎璞说。



联系方式
电话:0431-85582246(学院办公室)
电话:0431-85582874(研究生秘书办公室)
电话:0431-85582875(中英合作办学办公室)
E-MAIL:gdgc@cust.edu.cn

光电工程学院公众账号
Copyright ©2020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邮编:130022